- · 当代法学版面费是多少[04/09]
- · 《当代法学》投稿方式[04/09]
- · 《当代法学》数据库收录[04/09]
- · 《当代法学》期刊栏目设[04/09]
读书没用?你还觉得学历提升成本太高吗?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(Derek Bock)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法学、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学家,在教育界享有盛誉。他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。他说过一句名言:“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
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(Derek Bock)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法学、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学家,在教育界享有盛誉。他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。他说过一句名言:“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, try ignorance!”“如果你认为教育成本太高,那就试试无知的代价。”这篇文章已经写了很多次了,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,为什么要学习和提升学历。读书可以得到更高的工资,读书可以得到更多的人和资源,读书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。毫无疑问,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。但是,这个理论还是有问题的。读书和工资不是完全成正比的。并不是说只要你有学历,社会就一定要给你发工资。所以,我觉得不应该看为什么要学习。今天,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。
01.生活中的幸福来自于什么?
说到幸福,有无数美妙的词语来形容。什么样的高学历,好工作,高收入等。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父母对孩子幸福的祝愿,那么真正决定一个人幸福的是什么呢?许多作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和解释。如果你读得足够多,你会发现幸福一定与两个指标密切相关:尊严和自由。不用说,尊严与一个人的德行和社会地位是分不开的。有好的美德是没有用的。你的阶级会深深影响你获得的尊严。这是阶级规律。自由呢?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,但是这个社会给你的自由是有限的,财富和地位决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。
龙应台曾对他的儿子说:“孩子,我要求你好好学习,不是因为我想让你和别人比,而是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费时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”当你的工作在你心里有意义的时候,你就有成就感。当你的工作给了你时间,没有剥夺你的生命,你就有了尊严。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幸福。"去网上看看,你觉得年轻人面对“20岁就能看到死工作”、“工作时间长没保障,还得遭受冷眼”和“因为学历和文化水平,求职被拒绝了”的时候,会开心吗?
02.教育成本太高了吗?
在对上市公司500名高管的学历水平调查中,84%受过高等教育,48%来自985名校。北京大学培养的年薪百万的a股高管有18人,富人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,其次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,高管有12人。IPIN人工智能公司公布了毕业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。榜单显示,平均薪资前50名的大学中,985所大学中有21所,占比42%。知名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规定“应聘人员必须是985院校毕业生”。此前,“华科博士毕业年薪200万,华为、阿里巴巴、腾讯争夺”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,引起强烈关注。
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4级直接博士生左鹏飞收到了华为的offer,年薪200万元。他不仅收到了华为的邀请,阿里、腾讯和沈心都向其抛出了橄榄枝。那段时间,他的电话响个不停,是各个巨头的HR让他加入自己的团队。有些公司不仅提供高薪,还愿意提供住房。一般人都需要一些多年得不到的东西。这位医生一毕业就拿到了。而不是带着金钥匙出生,而是自己扎实奋斗的到来。他说的最多的是:我真的很感激自己过去那么绝望。四年来,左鹏飞平均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3个小时,他的科研日志上写满了四本笔记本。这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光辉履历。事件曝光后,很快引起热议。
有网友说:“我试着找了很多简历,但是没人要。即使我参加了面试,我也很害怕,也很挑剔。”。还有人说:毕业后拿了月薪5000,感觉生活很艰难。没想到有的人一出来就一年赚200万,差距很大。心痛还是祝福,大部分网友都很理性。对这些公司几乎是一边倒的叫好:高学历、高水平的人才应该得到充分的回报,这是良性市场的规律,也体现了华为、腾讯、阿里巴巴对知识的尊重。为什么左鹏飞刚毕业就能拿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薪?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。他一路在顶尖名校读书,博士期间科研成绩突出,成绩可即插即用。在“读书无用论”盛行的今天,左鹏飞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。你说教育成本太高,但是因为缺乏教育而错失机会和资源的成本会更高。你认为教育成本太高,没有必要学习,所以你早早辍学,但别人却在与大海搏斗;你在工厂的装配线上工作。你觉得别人在向家里要钱,自己却能赚钱,还沾沾自喜。因为高考,人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985大学;因为流水线工作枯燥,你想重新找工作,但学历太低,只能回到工厂,开始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。人们接受几个提议;在学校不离开家;还有晋升、加薪、成家等空间。不断拉开你的距离。这些都是你忽视教育后的代价。
文章来源:《当代法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f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504/6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