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,我们这个时代,为什

来源:当代法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1-30 14:1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大家好,这里是小播读书,接下来我会用几篇文章,来介绍当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,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,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。 哈贝马斯是现在依然健在的著名哲学家

大家好,这里是小播读书,接下来我会用几篇文章,来介绍当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,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,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。

哈贝马斯是现在依然健在的著名哲学家,他被誉为是“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”,“当代黑格尔”,他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且深刻。迄今为止,有数十本著作问世,非常高产,而且涉猎的领域非常之广,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到社会学、心理学和法学,哈贝马斯都有非常深刻而独到的见解。



因此,哈贝马斯也是一位非常难以简单概括的哲学家。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,如果有什么核心关键词的话,那就是:交往行为理论。什么是交往行为理论?具体的内容我们后面会结合哈贝马斯的一本经典著作《交往行为理论》为大家讲解。在具体介绍这位当代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之前,我们还是照例来简要介绍一下哈贝马斯的生平。

1929年哈贝马斯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的一个小镇,如果你看过哈贝马斯的照片,就会发现哈贝马斯面部有点畸形,他从小有先天的唇腭裂,因为口齿不清,从小经常被人排挤和冷落。但可能正因为这个先天缺陷,让哈贝马斯从小就非常看重和他人的“交往”,而“交往”这个词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



哈贝马斯出生的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,德国国内经济政治动荡,1933年纳粹上台,之后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所以,哈贝马斯是在德国纳粹统治和二战的环境中长大的。10岁的时候加入了德国少年团,后来还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。1945年,16岁的哈贝马斯收到了参加国防军的通知,要他们和盟军展开最后的抵抗,但恰巧在军警来敲门的时候,哈贝马斯刚好不在家,因此避免了参与战争,不久之后德国战败,二战结束了。

后来哈贝马斯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,被人问道希特勒统治对他有什么影响的时候,哈贝马斯说,当时德国国内的所有人都看起来挺正常的,直到1945年纳粹投降,看过集中营的电影后,才知道纳粹所犯下的罪行。也许正是这种对孩提时代经历的否定,让哈贝马斯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。

他在一次回忆中说:“这场经历对于我们这代人是如此重要,以至于决定了我们的思想。”


1949年到1954年,哈贝马斯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、瑞士的苏黎世大学和德国的波恩大学学习了哲学、心理学、历史学和德国文学以及经济学,1954年,25岁的哈贝马斯获得了博士学位。而让哈贝马斯决定加入法兰克福学派的是1953年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件事。

这一年海德格尔把他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演讲稿《形而上学导论》发表了,而且只字未改,里面还保留了比如“纳粹是伟大的运动”等词句。在书里面海德格尔为纳粹德国进行了辩护,这让哈贝马斯意识到,哲学和政治不是两个彼此隔绝的领域。1955年,哈贝马斯来到法兰克福大学,进入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领导的社会研究所,并担任阿多诺的助手,这里是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本营,也是在这里,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。


但后来因为与霍克海默在思想观点上有分歧,1959年哈贝马斯离开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,在海德堡大学短暂担任哲学副教授。1962年,哈贝马斯凭借《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》获得了教授资格。1964年,哈贝马斯重返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,担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。1971年,他又离开了法兰克福大学,担任马克斯·普朗克学会,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,1982年,哈贝马斯再次回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,直到1994年退休。

但是退休后的哈贝马斯并没有闲着,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评论,并保持与外界积极的交往。哈贝马斯不仅是一位学院派的思想家,也十分重视自身思想的实践性。但是哈贝马斯和萨特、福柯、罗素这样公共知识分子所不同的是,他不会走向街头示威和参与广场集会,而是以接受媒体采访,为媒体撰写文章的方式介入公共事务,他评论所涉猎范围也非常广,包括生物伦理学、基因工程、伊拉克战争、恐怖主义,以及美国911之后的外交政策等等。


1998年德国大选中,哈贝马斯在关键时刻曾经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提供舆论支持。1999年,北约轰炸南联盟,爆发科索沃战争,哈贝马斯表示支持科索沃战争,引起了不少争议。2001年,美国9·11之后,哈贝马斯发表了一系列访谈和文章,谈到了美国的单边政策、欧洲一体化等问题,后来这些文章被整理到《分裂的西方》这本书中。在书里面,哈贝马斯既对美国分裂世界的外交政策表示失望,同时也对欧洲不愿推进更深层次的联盟感到不满。

文章来源:《当代法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f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130/659.html



上一篇:解读大学专业—法学
下一篇:西泠镜像|当代学科视角下的金石学与书法学研

当代法学投稿 | 当代法学编辑部| 当代法学版面费 | 当代法学论文发表 | 当代法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当代法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